
01、美國建筑學碩士專業概述
美國建筑學(Architecture)是一個橫跨理科、工科、藝術類等涉及面比較廣的綜合類學科。建筑大類包含建筑學、景觀建筑、室內設計、城市設計、城市規劃、建筑技術等方向。建筑學本身主要指建筑設計,和施工、結構等并無直接聯系。
建筑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建筑設計、建筑工程技術、環境和空間表現、城規原理、繪畫藝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與專業知識。
02、美國建筑學碩士學位介紹
美國的建筑學碩士學位設置情況如下:
M.Arch I:又叫First-Professional Degree,學制為3-3.5年,屬于專業型碩士,針對于本科非建筑專業學生或者理學學位建筑專業本科的學生申請。也就意味著除建筑外任何專業背景的學生都可以轉專業申請美國大學的建筑學碩士,申請的項目為M.Arch I。池老師曾有學生本科是土木工程、物理、美術、計算機、檔案管理、視覺藝術等專業學生申請成功過該項目。需要注意的是,M.Arch I屬于NAAB認證項目。
M.Arch II:也叫Post-Professional Degree,學制為2-2.5年,屬于職業型碩士。主要針對本科是五年制建筑學位本科(Bachelor of Architecture)學生申請。可以簡單理解為M.Arch II為建筑專業本科生的科班項目。絕大多數M.Arch II均不被NAAB認證。
除此之外,部分院校也會有Master of Arts(M.A.)或者Master of Science(M.S.)in Archetecture的專業,這個學位是偏向理論研究的,類似于建筑史、文化研究等,強調建筑領域的科研和教研。學制一般為兩年,不限制申請者的專業背景,但是建議要熟悉西方建筑史和基本的建筑理論知識。該項目國際學生申請的比較少,絕大部分申請的是M.Arch I和M.Arch II。
為了方便大家了解后面的NAAB信息,在這里池老師也給大家介紹一下美國大學本科的建筑學位也有兩種:
Bachelor of Architecture:建筑學位本科,學制五年,擁有美國比較系統的建筑專業培訓體系,授課非常嚴格。對于很多美本Bachelor of Architecture的院校,甚至不愿意接受外校轉學生,因為更傾向于自己院校系統的培訓,即使接受轉學,轉學分數量也有可能大打折扣。該項目基本都是被NAAB認證的。畢業生就讀碩士對接的也是上文提到的M.Arch II。
Bachelor of Science in Architecture:理學學位建筑專業本科,學制四年,課程相比B.Arch要淺很多,該項目是沒有被NAAB認證的,畢業生就讀碩士對接的是M.Arch I,和非建筑專業本科生是同一批申請群體。當然,M.Arch II部分院校也接受B.S.in Architecture畢業生,重點看學生的課程情況。
03、美國建筑學碩士院校分類
美國大學的建筑院校主要分為這么幾類:
綜合類大學:比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奈爾大學、賓大等,對于這類大學而言,建筑學是該學校一個院系,從錄取學生的標準角度,首先需要滿足該學校研究生院的統一招生要求,所以綜合類大學的建筑碩士硬件分數(GPA、TOEFL、GRE)要求會更高一些。
藝術類大學:比如加州藝術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普瑞特藝術學院、薩凡納藝術與設計學院等等。該類大學開設的都是藝術類專業,院校具備濃厚的藝術氛圍,對申請者的硬件分數要求較綜合類大學較低一些,學校更重視申請者的藝術設計作品呈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作品集。
專業型大學:比較典型的代表就是南加州建筑學院(SCI-Arc),是一所只有建筑設計的專業型大學,美國非常知名的建筑院校,專業排名在十名左右,致力于培養專業的建筑師。這類院校重點看學生的建筑作品集質量,也就是更多的關注學生的專業素養和潛力,硬件分數的要求相較也是最低的。
04、美國建筑學碩士錄取要求
跟其他專業一樣,美國建筑專業研究生要求申請者具備足夠強的綜合實力,不同的是建筑學申請需要一份非常重要的額外材料——作品集。對于建筑碩士的申請,池老師建議可以整體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升:
1、作品集(Portfolio)準備——重中之重!!!
作品集在建筑碩士的申請里面可謂占據了的半邊天,錄取決策占比在50%-60%以上,對于藝術類大學和專業型大學的占比還要遠高于此,所以準備一份高質量的作品集是名校建筑碩士錄取的先決條件。關于作品集準備池老師給大家幾點建議:
提前通過學校的官網或者就讀該校的學長學姐了解清楚你計劃申請院校的創作流派、設計風格和招生偏好,有針對性的完成作品集。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作品集要求,比如作品數量、格式、文件大小、提交形式等,一定嚴格按要求執行。
作品集一定切記模板化或者抄襲別人作品,要有自己明確的個人特色和風格,個性化定制。招生官會在同一時間審理大量的作品集,我們要在短短的幾分鐘內吸引他們。
作品集內容要充分體現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大作品的生成過程和輔助的小作品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建議具備3-4個大作品和4-5個小作品。而且作品集一定要和PS相呼應,思路一致,比如在PS里面體現你的作品理念。
作品集的完成是一個逐漸修改和完善的過程,所以一定提早準備,預留出充分的時間去提升,建議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準備。
最終每一份作品集的呈現要針對你所申請的院校風格進行有針對性修改,切勿同一個作品集分別投給不同的學校,如果有認識在該校就讀或者在該校畢業的學長學姐,也可以征求一些修改意見。
2、硬件背景:雖然作品集是最重要的材料,不過不同類型的大學對標化分數要求也不一樣。
綜合類大學TOP 20院校,上文提到,綜合類大學對于GT分數要求較高,建議申請者具備100+TOEFL成績,320+的GRE成績,GPA3.5以上。
綜合類大學TOP 40院校,建議申請者具備90+TOEFL成績,315+的GRE成績,GPA3.4以上
藝術類大學和專業型大學:這兩類大學對于GT分數要求低一些,但是對于作品的要求更高。大學建議申請者具備95+TOEFL成績,315+GRE成績,GPA3.6以上。
3、軟件背景:
對于建筑碩士比較有意義的軟件背景可以從這兩方面提升:
1.參加各種級別的建筑設計類的相關競賽并獲獎,尤其高含金量的
2.1-2段建筑設計單位或者比較好的建筑事務所的實習或者科研
如果在參與以上兩個提升過程中完成比較高質量的作品,也是很好的作品集素材。
以上就是關于“美國建筑學碩士申請解析”的內容介紹,希望對大家學習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美國建筑學碩士申請的相關資訊歡迎來咨詢,我們老師將詳細為您解答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