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慮內容實現及代碼,根據需求和功能進行測試
根據代碼的內部邏輯,按照代碼的語句、分支、路徑、條件進行測試。要會代碼。
開發寫好代碼自測,自測完成后進行聯調,單個接口功能聯調結束后,進入集成測試。此階段關注代碼實現邏輯是否符合需求,代碼邏輯是否抱錯,發現問題及時修改
P0級別的功能進行冒煙測試,冒煙測試主要關注主流程。測試人員進行系統測試,關注是否正確實現需求。
每當軟件經過了代碼修復或者環境發生變化,都需要重新測試,一般是在測試最后階段,經過多次回歸后,才能上線。
檢查系統是否滿足需求規格說明書中規定的性能。如接口支持的并發量、接口響應時間等
對用戶友好的特性進行測試,這是一種主觀感受,取決于用戶[使用者]或者客戶。
系統在應對非授權的內外部訪問、或是故意破壞時的防護情況。
軟件在特殊的硬件、軟件、操作系統、網絡環境等環境下的表現。
在開發一個應用軟件即將完成時所進行的測試。此時還允許有較小的修改。[用戶在測試環境測試]
當開發和測試已基本完成,需要在正式發行之前最后尋找毛病而進行的測試。通常由最終用戶或其他人進行這種測試,而不是由程序員和測試人員來進行。[用戶在生產環境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