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招生考試都會有面試的環節,自主招生有很多常見的面試形式,了解一下這些面試形式會對你的自主招生考試有很大的幫助,一起來跟隨小編了解一下吧。
參加這種面試的考生也被分成一些人數相等的小組。一般每組8~10人,然后每次有一組考生參加面試。首先,考官會向兩組考生說明面試規則,然后發放討論題目。得到題目后,學生有1~5分鐘閱讀材料準備的時間。準備時間過后,考官會宣布討論正式開始,一般討論會進行10~30分鐘左右,也就是每位考生大約有1~3次發言機會,每次1~3分鐘。
無領導小組面試相對于辯論形式面試少了針鋒相對,自由性更高,但對考生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更高。它要求學生必須具備優秀的與人溝通的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擔當破冰者、話題引導者和總結報告人角色的考生往往會得到較高的分數。
一般來說,考官會給出一個對話的場景,比如校園、活動等,讓你和同伴一起在這個場景下進行任意的日常交流。
這類面試,相對來說就比較簡單,平時英語水平過硬,多準備一些日常用語并熟悉各種對話場景中常用的句式、詞匯就可以了。
根據高校的不同,一般面試時間會控制在10~30分鐘之間。考官一般會從考生的基本情況開始提問,比如,問一問為什么報考該校,家里有幾口人,學習情況如何,生活情況如何等等,考生據實回答即可。
如果面試時間充裕,就會進入到基本素質測試階段。考生可能會被問及知識儲備、學習能力、心理素質等諸多方面的問題,題目往往比較寬泛,不需要計算思考就能回答。
參加這種面試的考生會被分成人數相等的若干小組。一般是每組4人,每次有兩組考生同時參加考試。首先,考官會向兩組考生說明面試的基本規則,然后發放辯論題目,隨機抽取正反方。得到辯題后,兩組考生都會有5~10分鐘準備時間。一般辯論會進行15-30分鐘左右,每位考生大約有1~3次發言機會,每次1~3分鐘。
從辯論過程中,比較容易發現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和表達能力高低,也可能會看到考生性格上的優點和缺陷,比較容易觀察考生團隊配合能力。
以上就是小編通過【武漢秦學教育】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自主招生”的資訊,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