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能與他人主動溝通并能正確應答:訓練孩子在見到熟人時主動問好,要認真回答別人的問題。設計兩個角色,由訓練者扮演熟悉的鄰居阿姨,小朋友見到阿姨主動問好。訓練者導演小品讓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說話、問候、應答。
(2)能初步了解說話的場合:訓練者幫助孩子認識自己說話的場合。如果是在商店里,見面后打個招呼、簡單對話就可以了;如果是在電影院里,見面后打個招呼,入座后就不要交談了;如果是在家里,見面后打過招呼,應當互相問長問短,談話可長可短。如果是在飯館里,見面后怎么辦?請孩子回答,并說明為什么。
(3)說話時兩眼應看著對方:這樣做表示兩人相互溝通,十分專注,互相尊重,團結友善。
(4)能明白自己所運用的溝通渠道,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經過長時間的訓練,讓孩子懂得在什么場合下,什么氣氛中,做什么事情,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理解事情及人物之間的關系。
(5)能使用適當的語言明確表達自己的愿望:家長在平時與孩子交流時,不要嗲聲嗲氣,要使用大眾語言,這樣才能培養孩子使用大家能夠聽懂的語言,準確表達愿望。
以上就是關于[兒童言語溝通交流障礙康復訓練方法]的內容介紹,希望對大家學習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兒童言語溝通交流障礙康復訓練相關資訊歡迎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