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國際高中的課程復雜種類多,涵蓋了中外不同的課程,既有國內的數理化等基礎學科,也有國外的一些預備課程,如歷史、人文、經濟等內容。所以對老師就會有更高的要求。國際高中的師資一般由外教、中教、海歸三部分組成,外教用于教授國際課程項目和提高學生口語,中教負責強化學生的中方課程,海歸能實現雙語教學,也了解國外高校錄取標準,有利于指導學生留學。
比起普通高中相對固定的課程安排,國際高中的課業更具多樣性。幾乎每個國際高中的課程都會覆蓋多個門類,且一般課程都由必修課與選修課組成。改變了傳統的高中教育中對所有孩子千篇一律的教育方式,這樣尊重不同學生的差異性的方法,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普通高中教育中,學生成績的好壞幾乎完全體現在一紙試卷上。也因此導致了現在極不合理的“應試化教育”。
而在國際高中,借鑒了西方的成績評價體系,學生的成績由多個部分組成。除了平時的學科成績之外,學生的社會活動實踐(如商賽、模聯、公益活動等),也是重要的參考。
在國際高中就讀的學生,還將參加語言類標準化考試,如托福、雅思、SAT等,在申請國外大學時,這些標化成績是很重要的衡量標準。
普通高中的學生還是走國內教育路線,通過高考這種“一考定終身”的模式。而國際高中的學生畢業后都會申請國外大學。而國際高中為了幫助學生實現留學目標,多于國外大學做了對接,盡可能為學生的留學之路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