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傳承,東西方的文化差異非常大,如果讓一個完全在中式教育中成長的孩子直接出國念書,不管是語言交流、生活習慣、飲食文化等都會造成不適應。因此,在國際學校逐漸興起的現在,家長們更青睞可以提前適應和過渡的國際學校。
大多數國際學校都沿襲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它強調個性的發展,思維的發散,自信心的發展,讓學生有足夠的空間盡早找到自己的興趣點,除了學習之外,發展多方面的綜合能力。
而傳統教育就像是過獨木橋,高考“一考定終身”,學生背負的責任和壓力太大。傳統的“中式教育”是一種記憶式教學,老師教給學生,學生背了再還給老師。畢業后會發現,評定一個人的標準并不只是成績,學習考試反而成了最簡單的事情。
國際學校的核心理念便是以孩子為學習主體著重發展學生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創新和批判性思維。孩子們在國際學校不僅僅是接受考試,而是考核,并不會以單一的成績作為標準,而是綜合考量。這樣就明白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家長一定要選擇國際學校了。
很多人對國際學校的教育有誤解,認為在國際學校根本不需要認真學習,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其實國際學校的學習強度也是很大的。
除了文化課以外,學校會讓孩子們有足夠的時間去進行課外閱讀,讓孩子在初高中階段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這樣他們習得的知識就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面,并且可以較早地了解社會。
除此以外,還可以自己組織很多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這些實踐活動也許要花費許多傳統意義上的學習時間,很多人可能認為這是無意義的活動,但對孩子來說,他們從中得到的對世界、社會、人性的了解,將會影響他們終生。
選擇讀國際學校的家長顯然都對孩子的教育和前途有著更高的要求、更務實的考慮。家長給孩子選擇國際高中課程,實際上也是想借國際認可的高中成績,提前把將來大學擇校的范圍擴大到全世界。
入讀國際高中課程的學生經過在國內的過渡,不僅提高了語言水平、掃清了語言障礙,還對國外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方法、國外文化等有一個熟悉和了解,讓他們能更好地融入海外的留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