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育遲緩兒童家庭康復訓練怎么做
發布時間:2023-07-10 16:34:37 已幫助:人 來源:合肥奧斯汀融合學校
1、視覺訓練
初期用黑白對比鮮明的大卡片或有光亮聲響的電動玩具,吸引兒童注視;緩慢地左右移動,擴大其視野;能左右掃視180°后再上下移動。大物體能穩定注視后,逐漸將物體減小,去掉聲響和光亮。
2、聽、知覺訓練
用不同音質、頻率、音量的聲源,如玩具、說話聲、音樂、復合音,分別在距耳邊約15cm處刺激3-5秒,讓寶寶感知聲音存在;同時吸引寶寶能左右尋找聲源后,然后再將聲源轉至頭頂和腳下,注意聲源呈現時不要讓寶寶看到,以避免視覺代償。盡量改變音調,忽高忽低,或急或緩,或輕或重,讓他們辨別;在不同地方呼喚寶寶的名字,讓寶寶注意尋找;用不同的節奏拍手,吸引他們模仿。
3、記憶力訓練
選擇寶寶熟悉的人物進行訓練,記憶的內容要生動、具體,越接近生活就越好。比如家中熟悉的人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前期寶寶記憶力差,父母要有耐心,多次重復是訓練認知類障礙兒童記憶力的方法;視、聽、觸幾種方法同時開展,或交替使用,對發展寶寶記憶力最有利。
4、觸覺訓練
可用毛刷、觸覺球、沙粒等強化手部感知能力,尤其是指尖的感覺刺激,刺激物可由粗到細,刺激強度由重到輕。最后促使寶寶進行抓握等精細運動的發展。
語言訓練
1、語言訓練
父母幫助寶寶建立起較好的交流溝通意愿后,就可以開始進行語言理解和表達訓練了。語言的理解訓練從模仿開始,如模仿“微笑”“再見”“歡迎”等,再逐步教其指認生活中熟悉的人和物;能進行準確指認后,再誘導其發音,并引導寶寶習慣性表達;能夠對生活中的名詞進行簡單理解和表達后,開始進行詞匯擴充,包括名詞、動詞等;單詞句掌握后,逐步提升至雙詞句,原則同樣是先理解再表達,強調橫向擴展;依次訓練三詞句、詞序等,逐步提高語言理解和表達。
2、交流訓練
對幼齡寶寶來說,語言訓練的核心是產生語言動機,語言需求。人眼對視交流非常重要,建立一定視線交流后,媽媽可以順利地進行撫愛,進而導入使寶寶因觸覺及身體感覺變化而感到快樂的游戲訓練。
對處于開口模仿說話的寶寶,可利用感興趣的玩具或食物進行交換游戲,即吃、喝游戲,如給食物來誘發寶寶學會給予、交換,適當的延遲滿足促使寶寶主動表達需求等等。進行交換游戲時,要多采用寶寶容易理解的幼兒語、擬聲語,并注意隨手勢加強肢體行為的表達。
上肢功能康復訓練
初期若寶寶沒有抓握意識,可幫助他握緊玩具柄,搖晃玩具,誘導寶寶的玩耍興趣兒;待其初步有抓握意識后,可把玩具放在他經過努力能拿到的地方,鼓勵他來取,訓練不同方向和位置取物的能力。
已經學會大把抓握后,開始訓練精細運動,比如對指捏,即用大拇指與食指、中指配合捏起小物件,如花生米等。媽媽可握住寶寶的手,固定中指、食指、小指,訓練拇指對捏取物。能完成對指捏后,訓練雙手協調,如串珠子,類似的還有雙手拋接球、擰毛巾、擠牙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