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在做訓練時常常手拿不穩東西,接不住球,肢體語言也比較僵硬。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康媽有個學生也是如此,不愛運動;一些動作都是要靠老師的身體幫助才能完成;跳蹦床的時候雙腿會微微發顫...
為了改善孩子這一系列問題,我們讓孩子進行粗大運動訓練。通過一些方法幫助孩子增加運動量,用有計劃、有系統的肢體運動來改善孩子的運動機能,并且還能促進其身心發展。
很多家長不知道該如何對孩子進行大運動訓練,下面是一些兒童粗大運動訓練的方案與例子,可供家長們學習參考。
這些兒童的年齡范圍從出生覆蓋到6歲,因為這個階段是粗大運動發展最快的時候哦!
“拍蛋糕”
目的:增加雙側協調運動。目標:在身體前面中線拍手。
操作過程:讓孩子坐在你的腿上,面對著你。用簡單的單調,有節奏地說:“拍蛋糕,拍蛋糕……”,同時緩慢地拍手。然后輕輕地給孩子抓癢,使孩子喜歡這項活動。重復這首歌,同時拿著孩子的手拍手。再次抓癢。隨著孩子習慣這項活動,逐漸減少你的幫助,如非常輕微地拿著手腕、前臂,最后通過觸摸孩子的手,暗示他應該開始拍手。
不需要輔助,自己坐起來
功能領域及年齡:粗大運動——身體;0-1歲目的:在沒有輔助的情況下,自己獲得坐的姿勢
目標:翻身,用胳膊支撐坐起來。
操作過程:無論什么時候與孩子做游戲,或者在屋子里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教孩子坐起來,而不是簡單把孩子抱起來。在仰臥的時候,把右手放在孩子身體的右側,然后抓住孩子的左上臂,輕輕地拉起左胳膊,翻身,這樣孩子的體重就壓在右側的肘部和手上,你持續地向前推,幫助孩子撐起右肘,這樣他將把自己推向前邊,他的右手支撐在地板上。
隨著孩子越來越習慣這個方式,逐漸給予越來越少的幫助,希望他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開始自己做。最后只是伸手拉孩子的左手,幫助孩子維持平衡,使孩子完成這個動作。如果每次抱孩子之前都這樣做,那么孩子就將學會這個過程,開始參與這個運動。
伸手抓物品
功能領域及年齡:粗大運動——胳膊;0-1歲精細運動:抓握0-1歲
目的:提高孩子在沒有輔助下拿到物品的能力。
目標:伸手,抓到眼睛水平之上的物品。
材料:線,動物玩具或其他玩具。
操作過程:在門上或其他的固定物上懸吊一個的彩色的物品,這個物品的高度是孩子能夠比較容易伸手拿到的。告訴孩子“摸玩具”。每次孩子把手伸過頭頂,摸到這個玩具以后,就給予獎勵。
當孩子已經學會把手伸過頭頂的時候,把一只填充動物放在桌面的邊緣,確保孩子能夠看見這個動物,說:“拿這個玩具”。孩子伸手拿到玩具時,表揚孩子,讓孩子玩這個玩具幾分鐘。多次重復這個過程,但是記住每次這個活動之后,不要把重的或易碎的以及危險的物品放在桌子上,要確保安全。
接球
功能領域及年齡:粗大運動——胳膊;1-2歲社會:人際交往1-2歲
認知表現:語言理解1-2歲(供選擇)
目的:發展胳膊的運動技能和正確的人際交往。
目標:與另一個人接球的游戲。
材料:中等大小的,柔軟的橡膠塑料的球。
操作過程:讓孩子站在你面前1步的地方,拉孩子的手向前展開,手心相對,把球給孩子。然后以相同的方式伸出你的手,說:“給我球”或用手勢讓孩子把球給你,如果孩子沒有反應,重復指令和手勢,把球從孩子的手里拿過來。雖然你必須自己拿球,但是要立即給予獎勵。重復這個過程直到孩子把球給你。
讓孩子站在你面前2步遠的的地方,輕輕地把球拋到孩子張開的手里,首先不要關注孩子是否接住球,只是和孩子重新拿回球,回到原來站著的地方,說:“給我球”,或者用手勢讓孩子把球拋給你。如果孩子對增加的距離感到困惑不解,做拋球動作的手勢。繼續拋球給孩子,雖然孩子只能把球給拋回來,直到孩子學會把球拋給你。
孩子把球正確地拋給你后,立即獎勵。如果孩子接住球,給予特別的與平常不同的獎勵,讓孩子知道他已經完成特殊的事情。
跨過和蹬上
功能領域及年齡:粗大運動——身體;1-2歲模仿:視覺1-2歲
目的:提高粗大運動技能的和穩定性。
目標:跨過或繞過一系列低的障礙物。
材料:鞋盒子、大的詞典、牛奶軟包裝、凳子。
操作過程:在地板上安排一系列的牛奶包裝和鞋盒子。用夸張的動作向孩子說明怎樣跨過每一個障礙物。然后稍微舉起孩子,幫助孩子跨過相同的障礙物。每一次孩子跨過一個鞋盒子或牛奶軟包裝的時候,都要說“過去”。多次重復上述過程,直到孩子學會能夠在沒有輔助下跨過矮的凳子或大的詞典。
向孩子示范說明怎樣一只腳先站在上面,然后是另外一只腳。再指著凳子或詞典的上面說“上去”,幫助孩子模仿你的動作。多次重復上述過程,直到孩子能夠在沒有輔助下站在凳子或詞典上。不要期望孩子只在語言指令“過去”或“上去”就能正確地做出反應。在你想要孩子站在某個東西上時,始終指著這個物品的表面。
越過簡單障礙物的組合
功能領域及年齡:粗大運動——身體;1-2歲感知覺:視覺1-2歲
目的:提高平衡和協調,發展追蹤視覺線索的能力。
目標:完成涉及到一系列簡單障礙物下面、上面和旁邊的活動。
材料:家具和繩子。
操作過程:在房間里放一根繩子或線(如果可能,是彩色的),使繩子從椅子旁、桌子下、凳子上等通過。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把一個獎勵物拴在繩子的一頭上。從繩子的另外一頭開始走。幫助孩子按照繩子的路線走。不斷地指繩子頭上的獎勵物。到了繩子的盡頭,孩子將會得到獎勵物。
在幫助孩子走幾次以后,嘗試要孩子自己走,家長緊緊地跟在孩子的身后,如果孩子感到困惑不解,就重新吸引孩子的注意到繩子頭上。記住開始的時候使用的障礙物要十分簡單。
上臺階
功能領域及年齡:粗大運動:身體1-2歲目的:提高平衡、協調以及獨立走動的能力。
目標:兩步一個臺階上樓梯。
材料:臺階、繩子、鉛筆。
操作過程:當孩子能夠持續地站在凳子上的時候,開始上臺階。讓他站在臺階的前面,你站在他的身邊,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說:“上”,然后把你的右腳放在*個臺階上。指著他的右腳,再指向*個臺階的頂部。如果必要,就幫助他把他的右腳放到*個臺階上。然后再次說:“上”,把你的左腳放到*個臺階上,與右腳并齊。重復“上”,給他一個明顯的拖動動作,直到他抬起他的左腳,就表揚他,重復上述過程。
當他在沒有幫助下能抬腳,拉著你的手能夠上第3個臺階,再重復上述過程,這時只讓他拉著你的一個手指尖。隨著他上臺階能力和信心的提高,讓他握住一只沒有削好的鉛筆,你握住另外一端。接下來,在鉛筆上系一段繩子,讓他拉住繩子。最后,只走在他的身旁,使他感覺到放心。
獨立行走
功能領域及年齡:粗大運動:身體1-2歲精細運動:抓握0-1歲
目的:提高平衡能力,發展在粗大運動中的信心。
目標:在沒有輔助下走20步。
材料:直尺、繩子。
操作過程:在一個空曠的沒有任何障礙物的地方畫一條直線,在地上放置兩條線,表明開始和結束。開始的時候這兩條線之間的距離只有5米遠,隨著孩子技能的增加逐漸延長距離。把一個獎勵物,也許是一個他喜歡的玩具或一塊餅干放在結束的地方,這樣他可以看他必須走多遠。站在開始的地方,用雙手拉著他的雙手,輔助他走至結束的地方。如果他沒有嘗試移動他的腳,拉起起來,這樣他的腳就會向前移動幾步。如果他需要,就讓他停下來,休息一會,但是要盡量保持站立的姿勢,加強孩子腿部的力量。隨著他在走的過程中變得比較舒適,允許他只拉住你的一只手。
當他只拉著你的一只手能夠走10步的時候,讓他拿著一個直尺的一端,而你把你的手放在他的手上,繼續走,逐漸把你的手從他的手上移開,一點一點地拉大你們手之間的距離,最后你拉一端,他拉一端。當他能夠拿著直尺的一端走20步的時候,把直尺換成一條2米長的繩子,重復上述過程。
當他能夠拿著繩子的一端自己走20步的時候,鼓勵他試著自己不拿任何東西走。開始的時候你要跟在他的身邊,但是逐漸拉大你們之間的距離。
如果你的孩子在6歲以下,那大運動一定要重視起來,這是幫助孩子康復治療的最 佳時機。
同時,家長和老師們也要多關注孩子們的情緒,切勿操之過急。
在運動訓練中,孩子們體能消耗也較大,記得給他們及時補充營養哦,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訓練~